为了更好地提升我校教师2015年国家自然基金申报文本的质量,科技处特邀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深会评专家、上海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戴世强将于10月31日来我校作关于“科学研究方法”和“2015年国家自然基金申报策略及文本撰写”两场报告。
作为全国模范教师,戴世强教授对科研方法颇有研究,著有“与青年朋友谈科研与学校方略”一书,以独特的视角审视科研的成功之路,是从事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科技工作者从起步步入优秀,最后走向卓越的必备知识。
戴世强教授在博客上写有“基金十日谈”,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策略颇有研究,本次报告将以一些申报文本和评审意见为案例就如何更好地撰写国家自然基金申报文本进行分析和讲解,并就青年教师如何从青年基金项目向面上基金项目的过渡提出自己的建议,具体时间和地点如下:
报告题目:“2015年国家自然基金申报策略及文本撰写”
时 间:2014年10月31日(周五)上午9:30-11:00
地 点: 奉贤校区行政楼117
报告题目:“科学研究方法”
时 间:2014年10月31日(周五) 下午13:00-15:00
地 点: 奉贤校区行政楼117
特此通知,欢迎广大教师和研究生踊跃参加!
科技处
2014-10-23
个人简介: |
 【学术经历】 上海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上海工业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副所长(1985-1989); 曾在中科院力学所、七机部从事国防科研和基础研究; 1966年在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导师:郭永怀教授;专业:电磁流体力学); 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 【研究领域】 多年来致力于流体力学、应用数学以及力学史和方法论的研究。早期提出的“修正的完全近似法”、“推广的KBM方法”等引起学术界的广泛重视。科研项目“奇异摄动理论及其在联系中的应用”和“非线性水波和非线性振动的渐近分析”分获1986年和1994年的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术论文《关于振荡型的界面孤立波》获1995年周培源优秀水动力学论文奖。 【学术兼职】 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2006.11-2010.10)、理性力学和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主任(2002-2006)、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力学史和方法论专业委员会委员、主任委员(2011-);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第九、十届评审委员; 上海市非线性科学研究会理事长; 复旦大学、苏州大学、宁波大学兼职教授;中科院力学所兼职研究员;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编委会副主任 《应用数学和力学》常务编委; 《上海大学学报(英文版)》主编; 《力学学报》编委; 《力学进展》编委; 《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编委;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 【科研项目】 曾主持或参加20余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2项,国家“攀登”计划子课题1项) 【讲授课程】 高等流体力学(博士生课程) 物理和工程中的渐近方法(博士生、硕士生课程) 流体力学(博士生、硕士生课程) 水波动力学(博士生、硕士生课程) 渐近分析和计算机代数(硕士生课程) 【代表性论著】 出版专著、译著、编著10余种(逾500万字): 《宇宙电动力学》(科学出版社,1972)、 《等离子体动力学》(科学出版社,1977)、 《电磁波在等离子体中的传播》(科学出版社,1978)、 《静电学和电动力学》(科学出版社,1981,1982)、 《水波动力学》(科学出版社,1984)、 《流体力学和水力学理论及习题》(科学出版社,1986)、 《流体力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宇宙等离子体》(科学出版社,1987)、 《摄动方法习题集》(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0)、 《现代数学和力学(MMM-VI)》(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 《现代数学和力学(MMM-VII)》(上海大学出版社,1997)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