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内作品征集:以学院为单位遴选参赛。
(一)大学生组
1、参与范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
2、作品类别:
(1)微电影(体现大学生学习生活,5-10分钟,2016年至今的作品)
(2)动漫作品(四格漫画或单幅插画、动画视频)
(3)摄影作品
(4)网络文章、文学作品
(5)公益广告(平面广告类、视频广告类)
(6)校园好声音作品(无需)
(二)教师组
1、参与范围:学校辅导员、宣传思想干部、思政工作者、专业教师
2、作品类别:
(1)网络文章
(2)微作品(微课堂、微视频、微电影、微公益)
(3)网络思政工作案例
二、作品提交方式:以学院为单位,填写汇总表和申报表,打包发送至邮箱:yuying2210216@163.com。提交截止时间:6月9日。
三、活动联系人:党委学生工作部任玉英,电话:60873298.
四、评选奖项:
1、学生组优秀作品奖各类型作品: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
奖励形式:证书+奖品。
2、教师组优秀作品奖各类型作品: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
奖励形式:证书+奖品。
3、学院:优秀组织奖6个。
奖励形式:奖牌。作为优秀易班分站评选依据之一。
评定标准:按报送作品件数计,每项10分,额外报送加5分一项,其中微电影额外报送加10分一项。教师微作品额外报送加10分一项,分数累计排名。
4、组织:优秀指导老师奖6名。
奖励形式:证书+奖金。作为优秀易班指导老师评选依据之一。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
关于开展2017年上海高校网络文化节的通知
各高校: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丰富高校优质网络文化内容供给,经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研究,决定举办2017年上海高校网络文化节,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目的与意义
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认真学习上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有关要求,鼓励引导全市高校大学生、高校教师积极参与网络文化作品创作生产,唱响网上好声音,传播网络正能量,全面提升网络素养,共同守护好网上精神家园,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承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三、活动主题
传播网络正能量 争做校园好网民
四、活动对象
1.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大学生、宣传思想工作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或从事相关领域研究和实践的专业教师。
2.以学校为单位遴选参赛,不接受个人或团队自行报名。
五、活动时间
2017年5月15日—7月7日
六、活动内容
设立“学生组”、“教师组”9个子项目评比活动,推出一批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培育一批特色项目,推广一批网络宣传思想教育工作典型经验。
(一)学生组
1.参与对象
(1)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大学生均可自愿免费参加。
(2)以学校为单位遴选参评,不接受个人或团队自行报名。
2.作品征集
(1)2017年上海大学生微电影作品征集
旨在鼓励大学生透过镜头、通过视频来呈现大学学习和生活中的精彩故事,展示青年学生的青春风采和精神风貌。通过作品的网络传播,积极弘扬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传递青春正能量,大兴网络文明之风。(方案详见附件1)
(2)2017年上海大学生动漫作品征集
旨在激发大学生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为基础,融合新理念,运用新技术,创作贴近师生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在思想融入、情景设计、表达演绎、剪辑制作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能体现正确价值导向,引发情感共鸣的优秀动漫作品。(方案详见附件2)
(3)2017年上海大学生摄影作品征集
旨在鼓励大学生用相机记录文明行为、精彩瞬间、感人时刻,定格青春风景,分享成长印象,积极参与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方案详见附件3)
(4)2017年上海大学生网文作品征集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激发大学生网络创作热情,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从抒发爱国情怀、树立报国志向、解析社会热点、倡导网络文明、分享成长故事等角度,撰写内容健康向上、有吸引力、有感染力的网络文章或网络文学作品。(方案详见附件4)
(5)2017年上海大学生公益广告作品征集
围绕“中国好网民”培育、网络文明构建、网络素养提升、网上正能量传递、网络文化繁荣等主题,广泛征集公益广告作品,旨在进一步弘扬网络正能量,积极引导广大高校学生养成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环境。(方案详见附件5)
(6)2017年上海高校“校园好声音”作品征集
创作校园原创歌曲,传承民族音乐魅力,唱响青春中国梦,积极推进高校文明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引导大学生用简洁朴实、清新爽朗、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歌曲,来分享成长感悟,定格青春记忆,传递真善美,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美德,弘扬中国精神。(方案详见附件6)
3.申报数量
参与以上6类项目作品评比,单个项目,除“上海大学生摄影作品征集”每所高校限报10篇外,其他项目每所高校限报5篇。
(二)教师组
1.参与对象
(1)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干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或从事相关领域研究和实践的专业教师均可自愿免费参加。
(2)以学校为单位遴选参评,不接受个人或团队自行报名。
2.作品分类
本次参与推选展示的作品分为优秀网络文章、优秀“微”作品、优秀工作案例三类。三类报送作品统一填写《2017年上海高校网络宣传思想教育优秀作品推荐表》(详见附件7).
(1)优秀网络文章,是指在网络上发表的解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研究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阐释师生关心关注的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厘清错误思潮和观点、普及网络法律法规、倡导网络文明、提升网络素养等方面的文章,包括学术论文、时政博文、文学作品、精要评论等。
(2)优秀“微”作品,是指在开展网络育人过程中设计、拍摄、制作的视频短片,包括微课堂、微视频、微电影、微公益广告等作品。
(3)优秀工作案例,是指在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师生网络素养、开展网络文化建设、推进网络文明教育、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等过程中研究探索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包括网络教育管理服务系统、手机APP、网站栏目、网络公众平台、在线课堂、网络社团等。
3.具体要求
作品须为2016年以来的原创(即2016年1月1日至提交截止日前在网络上发表的作品),要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德树人基本导向,主题鲜明,观点正确,辨析清楚,影响力大,说服力强。
(1)优秀网络文章要观点正确、立场鲜明,体现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对广大师生网民有较强的吸引力、感染力,在网络上有较大影响力,有较高的转发、评论和引用量。
(2)优秀“微”作品要有思想性、深刻性、生动性,贴近师生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在思想融入、情景设计、表达演绎、摄影制作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要能体现价值引导、思想引领,能激发情感共鸣,能倡导网络文明,在网络上有较大影响力,有较高的转发、评论和引用量。“微”作品需在片头标明“上海高校网络宣传思想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本作品为原创,绝无抄袭”字样;片长不超过600秒(10分钟);画质清晰,声音清楚,提倡标注字幕。
(3)优秀工作案例要体现网络宣传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并已形成一定典型性经验,有固定工作平台、可靠条件保障、长效工作机制和明显育人实效,可示范、可引领、可辐射、可推广。案例内容应包括项目主题和思路、实施方法和过程、主要成效和经验、下一步加强和改进的计划等,要求文字简洁、重点突出,字数3000字以内。
(4)所有参加推选展示的作品要版权无争议,严禁侵权行为。
(5)优秀网络文章每所学校限报10篇,优秀“微”作品每所学校限报5篇、优秀工作案例每所学校限报5篇。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将组织网络教育、网络安全、网络文明、网络文化、网络传播等方面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负责对作品的评审,评选各类作品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组织奖等专项奖。
八、工作要求
1.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动员本校师生积极参与,做好报名推荐、审核选拔等工作,确保活动取得实效。鼓励有条件的高校举办本校网络文化节及对应的网络文化作品评选。
2.各高校要加强工作统筹,结合全国高校网络宣传思想优秀作品推选展示、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全国高校名站名栏评选等活动,着眼建立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将线上活动与线下教育相结合,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丰富网络文化建设内容,引导支持师生创作优秀网络文化作品。
3.汇总表、申报表、作品文字说明材料及支撑材料纸质版需经学校宣传网络文化建设管理工作部门审核,并加盖部门公章。所有电子版材料刻录成光盘,和纸质版材料一起邮寄至活动指定承办单位。材料报送时间截至:2017年7月7日。逾期不予受理(以邮戳为准)。
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二〇一七年五月十五日
附件:相关方案和样表(含以下内容)
1、2017年上海大学生微电影作品征集展示工作方案
2、2017年上海大学生动漫作品征集展示工作方案
3、2017年上海大学生摄影作品征集展示工作方案
4、2017年上海大学生网文作品征集展示工作方案
5、2017年上海大学生公益广告作品征集展示工作方案
6、2017年上海高校“校园好声音”作品征集展示工作方案
7、2017年上海高校网络宣传思想教育优秀作品推荐表
8、上海高校大学生网络文化节推选作品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