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学校全面深化内涵建设和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11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上海市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要求,立足建设,创新发展,狠抓落实,确保学校“十二五”规划顺利开局起步,为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而努力奋斗。
一、全面深化内涵建设,努力增强学校办学实力
1、不断提高学科发展水平和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积极培育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提高服务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加快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发展新的学科增长点。贯彻“加强重点、突出特色、扩大优势”的原则,实施“321”重点学科建设方案,推进学校085工程建设项目及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建设项目。调整和优化科技工作政策,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整合学科资源,搭建产学研平台。推进学科群实习基地、实验室等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适时召开全校科技暨学科建设工作会议。
2、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为契机,切实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以申办“卓越工程师”培养单位为动力,不断完善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本科教学内涵建设,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做好在建的市级以上特色专业和本科教育高地等建设;加强4个市级和21个校级教学团队的建设和过程管理工作;依托教学团队,着力培育精品课程,积极争取新增1个市级教学团队、1-2门市级精品课程、6-8门市级重点课程。加强与行业、政府的紧密联系,结合上海现代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建设步伐,加大与地方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度,做好新专业的申报工作,加强现有新办专业建设,注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具有我校特色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继续推进工程创新学院建设,探索运行模式及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强化工程教育改革实践,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工程教育和人才培养新模式;以“卓越计划”和“工程教育教学团队”建设为抓手,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着力推动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确保工程实践教学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继续完善质量工程管理规范,加强和完善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两级教学管理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加大教研室(专业系)一级的教学管理、教学研究与改革的力度,促进二级学院教学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构建课堂教学评价、专项检查评价和社会用人单位评价有机结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及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3、进一步拓展产学研合作。切实落实各项科技合作协议,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快落实与上海科学院、奉贤区人民政府的合作,进一步推进学校“大学科技园”、“上海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工作。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结合新路,在巩固服务长三角“两个中小”的前提下,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承揽大型建设项目,努力提高服务社会贡献率。纵向拓宽渠道,积极申报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积极拓展服务区域经济的政府合作项目,提高学校科研水平;横向依托平台,争取获得更多百万元以上项目,力争科研总经费在去年基础上稳步提高,增强学校科技实力。
4、继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坚持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关键位置,着力优化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做好师资“引进、培训”工作,按招生规模扩大的情况,增加专任教师数量,增加学科、团队带头人比例,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学历、职称结构,稳定师资队伍。有计划地引进高层次人才,并积极落实高层次人才待遇。采取开放、灵活的用人机制,吸引更多学有所长的专家、学者直接参与到学校发展建设中来,提升学校的办学声誉和办学层次。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教师发展的支持力度,拓展培养途径,激发青年教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加强人事编制管理,改革用人制度,平稳做好学校岗位设置管理与实施工作。
5、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抓住新增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专业学位硕士点获批机遇,在师资队伍、教学大纲、课程体系、实习实验设施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积极做好研究生招生工作,扩大研究生规模,完善研究生教育各项管理制度。加大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力度,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建立我校研究生培养特色,促进研究生教育工作快速发展。
6、大力促进国际教育交流合作。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多渠道扩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形式,提高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层次。认真做好新一轮中外合作办学新专业申报工作。加强留学生教育的管理和改革,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更多地开辟海外留学生教育市场。积极推进二级学院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目标责任制,实施二级学院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目标考核。
7、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和招生工作。加强思想教育,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缓解就业压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成才观。加大对毕业生就业的服务力度,认真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积极搭建平台,广泛争取社会资源,做好就业信息发布、安排供需洽谈活动和推荐等服务,多渠道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确保2011年我校毕业生的最终签约率不低于全市的平均水平。认真做好招生计划的编制工作。建立专业招生预警和退出机制,根据社会需求,适时增加和减少部分专业的招生计划。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努力扩大学校声誉和影响度,争取良好生源。认真完成4000名本科生、900名高职高专生及350名专升本的招生工作。全面实施招生“阳光工程”。
8、不断探索创新高职教育和继续教育办学模式。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促进高职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积极拓宽继续教育办学领域,继续推进我校继续教育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强管理改革创新,大力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9、积极推进奉贤校区三期工程建设和部分学院顺利搬迁。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协调,积极推进奉贤校区三期工程(体育场(馆)、城建学院结构实验室)项目报批、初步设计审核、施工招标等前期工作,确保三期工程项目10月份开工建设。完成奉贤校区一、二期工程项目的工程审价和备案制验收工作。进一步完善奉贤校区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坚持“整体安排,分步搬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服务大局”的基本原则,明确具体的时间和进度表,明确责任人,以8月20日为时间节点,完成材料、香料和化工三个学院的搬迁。
10、大力提升奉贤校区整体管理水平。以构建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为目标,总结奉贤校区全面运行半年来管理的经验,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能。优化奉贤校区配套设施,提升校园服务和保障功能,确保平稳运行。强化机关在奉贤校区的服务职能,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11、切实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改革。以2010-2011聘期考核和新一轮聘期聘任工作为契机,以内涵建设为核心,进一步完善两级管理体制,探索二级学院整体考核机制,加强二级学院执行力考核。继续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工作,依据政府有关人事管理文件规定,充分下放人事管理和岗位津贴分配权,真正激活二级学院的办学活力。适应学校办学规模扩大和办学层次提升实际,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从有利于学校发展,有利于学科专业建设,有利于办事效率提高出发,推进管理机构的改革,适时组建研究生部和国际交流学院。
12、切实做好漕宝路校区的开发利用工作。科学、合理规划,通过功能定位和改造继续发挥漕宝路校区在教育、科研和对外合作、对外开发等方面的作用。
13、积极推进信息公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务、政务公开的各项要求,切实加强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深化党务、校务公开,促进依法治校。做好学校信息公开管理系统和信息公开网页的建设与运行工作,强化二级单位网站建设和维护更新,保障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14、继续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继续抓好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建设和运行工作,完成视频会议、信息公开管理等系统开发建设。实施漕宝路校区灾备机房建设项目,形成以奉贤校区为主,漕宝路校区为备的数据灾备体系结构,保障学校信息资源安全。进一步理顺和完善校园“一卡通”管理体制,逐步推进学生工作信息化管理系统,切实加强校园网和“一卡通”系统日常运行维护及应急响应机制,努力提升信息化服务工作水平。
15、加强财务、资产管理和后勤保障等工作。发挥财务管理的杠杆作用,强化财务管理与监督工作,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可靠的财务保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以预算管理为核心,以绩效考核为手段的财务管理工作体制;适时开展各类经费项目库建设和评审,提高学校预算工作精细化水平和准确程度;确保奉贤校区建设资金需求,妥善做好资金平衡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学费、住宿费收缴工作,降低欠费率,保障学费和住宿费的正常收缴。积极创新资源配置机制,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加强对科研仪器设备、教室等资源的统筹安排;努力做好行政设备维修、废液处理、仓库管理等日常工作;进一步做好大型仪器设备开放管理和贵重仪器效益考核等工作,提高资源共享率;进一步推进资产管理信息化工作。加强学校节能管理工作,全面实施学校节能减排工作方案,加快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加强楼宇物业管理与服务;抓好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做好各项保障工作,提升后勤保障服务和管理水平。推进产业规范化建设,建立科学、规范的学校产业管理体制,优化学校经营性资产结构,积极推进国际香料产业园建设。
三、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
16、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公民素质教育为重点、以健全人格培养为基础,积极推进德育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传授有纪律、公开宣传有要求,加强课堂、论坛讲座、校园网络和出版物管理,保持意识形态工作高扬主旋律。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党的知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切实抓好“两课”建设,增强“两课”特别是思政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探索试行德育公共选修课竞争导向机制,进一步发挥优秀教师资源作用。精心组织完成好2009、2010、2011级三届学生的军训工作,
17、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深刻认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充分挖掘和利用奉贤新校园育人资源,大力构建适用于应用技术学院学生成长的校园文化。继续认真开展新生节、外语节、读书节等校园文化活动,推出“才聚语海天天讲,艺伴学涯月月演”的活动,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师资源和社会有关资源,由各二级学院承办,面向全校同学,力争每天为学生举办一个公共的讲座,逐步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鼓励和支持二级学院开展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围绕建设优良校风、学风,不断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育人理念,形成全员育人工作格局。
18、提升服务学生工作水平。推进学生工作重心下移,在资金、资源上向二级学院倾斜。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科学的学生工作体系,完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建立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适时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适时建立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等。推进学生工作管理信息化建设,简化事务性环节,把方便留给学生,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
19、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继续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抓好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导师共同组成的德育主体队伍建设。尤其注重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规范辅导员招聘、培养、使用、考核、奖励等一系列工作环节,努力把辅导员队伍建设成学生喜爱的队伍、学生信赖的队伍,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良师益友的作用。完善班导师工作条例建设和对班导师工作的考核机制,充分发挥班导师在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四、改革创新基层党的建设,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20、努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深入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单位建设,建立健全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学习考核制度,创新校级中心组学习形式,鼓励学院之间、部门之间、部门与学院之间开展联组学习。大力宣传学校“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完善远郊办学情况下教职工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的制度。逐步探索和建立学校重大工作部署基层贯彻落实情况的巡回检查制度。大力推进学校和各学院、各部门网站建设并纳入年度重点考核内容。充分利用校报、网络、广播电台、有线电视、显示屏等现有载体,发挥宣传思想工作作用。
21、开展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组织举办好庆祝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等宣传教育活动,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把纪念活动与学校新阶段工作任务的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实施紧密结合起来,与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认真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主题教育活动和师生群众性纪念庆祝活动。
22、大力强化干部教育和管理。进一步促进干部对中国特色大学制度的准确理解和思想认同,完善中层班子和领导干部议事决策制度。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切实加强干部队伍教育培训,着力增强干部把握大局的能力、学习研究的能力、破解难题的能力、群众工作的能力,完善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及档案制度体系,继续开展“干部讲坛”学习活动。加强后备干部队伍教育、培养和管理,突出党性锻炼和实践锻炼,促进后备干部在岗位锻炼中尽快成长。
23、认真贯彻《条例》精神改革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抓好《条例》的学习并形成学校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把贯穿落实《条例》与推进完善两级管理体制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及时在各种活跃组织中建立党的组织,培养选拔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进一步抓好学生党员的培养和教育管理,真正把立德树人贯彻于学生党建工作始终。切实加强党内民主,深入推进党务公开。切实按照创先争优活动第二阶段工作要求,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岗位“争科学发展之先、创和谐校园之优”,在围绕实施“十二五”规划特别是学校内涵建设中心工作中发挥政治保障作用。努力做到共产党员“五带头”,鼓励和引导党员在学校新的历史任务和改革发展中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优秀,再立新功。
2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各项“准则”、“规定”精神,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全面推行廉政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建设,在总结去年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面上全面推开,形成用制度规范权力运行、用制度防范廉政风险的机制,提高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水平。树立成本核算意识,试点开展绩效审计、效能监察,提高学校资金使用效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浪费。严格执行机关部门创收经费管理办法,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管理和工作氛围。
五、切实关注和保障民生,大力营造和谐稳定新校园
2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继续推进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组织好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按照“校园、花园、乐园”理念,推进建设校园文化设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总结弘扬校园主流精神,大力宣传先进工作理念和爱校荣校精神,发挥先进典型教育、引领作用,为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做好迎接市教卫党委系统文明委中期考评工作。
26、切实关注师生群众切身利益。继续抓好教师住房筹措工作,处理好教职工在奉贤区域内购房经费补贴等后续工作;组建专门队伍保持与奉贤区沟通协调,力争促成教师公寓用地到位并启动相关工作。促进校园周边建设,保持与市、区政府部门协商沟通,努力在推进社会文化氛围、政策法规环境、医疗卫生、教育、交通等配套设施上取得新突破。完善远郊办学内部管理,在去年涉及远郊津贴、上下班交通、考勤管理、公寓入住等系列政策调整的基础上,加强调研,努力构建更加合理的教职工远郊工作和生活条件。开源节流,努力提高教职工收入待遇。
27、维护校园和谐稳定。认真抓好校园安全工作,落实“措施到位,责任到人,人员到岗”的工作要求,构建职责明确,层层落实的安全工作责任制。排查隐患,加强防范措施,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完善解决校内事件的联动和调解机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网络监管,加强学生宿舍区管理,强化校园秩序管理。构建安全防控体系,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及时化解矛盾,做好基层信访工作,维护师生员工利益,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中共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委员会
上 海 应 用 技 术 学 院
二○一一年三月十日
主题词:学校 二○一一年 工作要点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党委办公室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校长办公室 2011年3月11日印发 共印65份
版权所有: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海泉路100号,邮编: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