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部署,全面贯彻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精心谋划“十三五”期间发展,科学制定并推进实施学校综合改革方案,着力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加快内涵建设,着力推进基层党建改革创新,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一、深入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和学校决策部署,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分类型、分层次组织师生系统深入地学习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地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指示精神,为全面深化学校综合改革、推进学校新的发展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和精神支撑。
2、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大局,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全面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4〕59号),改进中心组和教职工政治学习方式,紧扣中心工作,贴近师生员工思想实际,创新载体和方式,加强理论武装。高度重视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健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着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级党组织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
3、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持续推进“中国梦”系列宣传教育。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六进”(进教材、进课堂、进课外、进网络、进教师队伍建设、进评价体系)工作,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深化工程师文化建设,促进师生对工程师内涵的理解与认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建设,探索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工作体系。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拓展“易班”功能,构建“易班”开放式全方位育人平台。
4、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研究制定宣传贯彻落实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的意见,引导各级党组织认真传达贯彻党代会精神,采取多种形式在师生中广泛学习宣传党代会精神,把全校的智慧和力量集中到齐心协力抓好贯彻落实上来。根据党代会工作报告确定的工作任务分解落实方案,研究制定新一届党委五年工作目标,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责任人和责任部门。
5、大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着力维护和谐稳定。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主题,结合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深化师德师风建设,精心组织第31个教师节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深化和谐校园文明创建工作,提升学校文明创建工作的整体水平。立足主动建设,加强维稳形势预判,推进各类应急预案标准化建设。规范紧急信息报送和二级学院学生动态与网络舆情收集、报送、汇总、分析的相关制度。加强校园及周边安全管理,优化校园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认真做好信访、保密、网络信息安全等工作。
二、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着力优化内部治理体系和管理体制
6、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着力优化内部治理体系。认真制定《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章程》,构建以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围绕贯彻落实《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进一步修订完善决策议事机制以及相关配套制度。修改相关委员会章程,规范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的组织、职责与运行。加强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建设,调整校学术委员会构成,组建学院学术委员会。调研总结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实施以来的经验与不足,引入核心指标考核的思想,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考核奖惩机制和资源分配机制。积极推进民主管理,完善行政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完善进一步发挥党代会代表、教代会代表作用的制度,深化领导接待日、与师生面对面等联系群众的制度。
7、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依据上海市综合改革方案,成立学校综合改革方案制定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组,推进《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综合改革方案》的编制工作。在全面完成“十二五”建设目标任务的同时,进一步调整充实本届行政班子任期规划。完成学校“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8、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着力完善教学激励计划。对应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要求,建立一支结构合理、有较深学术造诣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大力引进各类优秀特色人才,依靠体制机制约束减少缺编现状。特别注重企业高层次专业人才引进与互聘。积极有效推进各类人才建设工程,完善考核机制,完善出国(境)进修管理。推进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的申请及实施,制订适合我校特色的教学激励计划政策。以教育综合改革和教学激励计划为契机,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推进建立多元人事聘用机制、以人为本和分类指导的人才评价机制、科学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
三、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育教学内涵式发展
9、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以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实施为契机,推进各类教育教学改革。以学生成长为核心,实施精细化的教学绩效管理。优化专业布局,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与管理,推动实施专业责任教授制度。深化实施中本和高本贯通教育改革。着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平台,增强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教授治学,完善两级教学管理与评价体系。发挥校院两级教学督导的作用,完善督导制度和工作机制。
10、坚持以质量为核心,探索应用技术大学的研究生教育与管理体制。力争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申报工作取得新突破。努力完成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任务,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进一步探索应用技术大学研究生特色培养模式,注重研究生教育与行业企业技术创新有机结合、与应用基础研究有机结合。在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课程建设、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与国际进行接轨,推进形成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体系。调整和完善研究生学生工作的机制和体制。推进研究生“三助”工作。制定计划推进扩大规模后的首届研究生毕业。
11、推进国际合作项目,加快人才培养国际进程。以项目提升国际化办学层次和水平,力争在中欧知识产权学院和中法香料香精学院、艺术创新设计国际化合作项目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巩固并扩大国际交流项目,提高国际交流生比例。扩大留学生规模,继续与国外院校联系筹建孔子学院。在教学、科研、人事和学生考核中,融入国际化办学指标。
12、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探索学生管理体系的改革,狠抓学风建设,采取多种形式营造良好学风,培育我校学风特色。发挥榜样示范引领,继续开展校长奖、优良学风示范班、优良学风班、学习标兵等评比活动。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助帮困、职业生涯发展、心理健康等各领域中广泛开展朋辈教育“手拉手”活动。着力构建更加规范的资助育人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勤工助学团队管理,实现勤工助学自助发展。扎实推进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和职业咨询活动,加大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力度。
四、着力增强学科及科研实力,支撑学校长远发展
13、加强学科建设项目管理,健全效果导向激励机制。推进“十二五”学科建设规划,全面启动“085工程”建设项目、中央财政建设项目、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估。以高峰高原学科建设为契机,建立有利于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发展的配套机制,重点完善科研团队建设和人员绩效管理制度。建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备选库”制度,改革财政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实行学科建设任务节点制和启动储备项目制。逐步建立分类发展、分类考核的学科建设管理体系,注重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建设,实现高峰高原学科、学校重点学科、一般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
14、整合优势学科资源,打造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平台。做好十三五学科建设规划。建立基地平台长效建设机制,实施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基地平台建设长效拨款建设机制,为提升基地层次和水平积蓄力量。做好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建设、申报相关工作,探索跨学院基地平台建设。完成知识服务平台验收,力争成为2011协同创新中心。完善校内各类科研机构(研究所、技术中心等)的规范管理制度体系。适应上海市学位点动态调整机制,做好学校新一轮学科建设规划及与学校新一轮发展相适应的学科布局调整工作。开展学科方向和专业方向的再凝练工程,建立适应学科发展的“特区”。探索建立学科与科学研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工作之间的联动机制。
15、加强科研和产学研合作,着力提高创新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工作,强化产学研办公室职能,通过建章立制优化产学研合作环境,完善与上海市科促会和区县科委合作的长效机制。设立产学研发展基金和科技成果奖培育基金。推进 “联盟计划”工作,彰显产学研特色。推进学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并以此加大与嵊州技术转移中心、靖江技术转移中心和临安技术转移中心的建设力度,通过知识产权试点工作促进成果转化。强化应用基础研究,支撑技术创新,在社科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及经费上取得新突破。积极组织军工保密资质申报工作,为可进行保密科研工作创造条件。
五、举全校之力认真准备,精心组织开展申请更名大学工作
16、紧扣内涵,集中力量推进申请更名大学工作。紧紧抓住2015年国家关于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政策机遇,对照更名大学指标体系认真进行梳理准备,起草形成学校更名报告及有关材料,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坚持以更名推动学校内涵建设,动员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更名大学的筹备工作,营造全力建设、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加强顶层设计,精心组织实施,高质量做好专家组进校考察的有关工作。
六、加强校园建设和管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17、积极拓展优化校园数字化资源。促进移动终端与“易班”相结合。在学生班车订座状态、师生食堂消费情况、教职工班车刷卡情况等方面予以完善。在能源消耗分析、校内外资源整合与共享、基于云计算的终端平台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升级与开发、数字化档案建设、信息化为教书育人服务等方面实现功能扩展,满足办学新需求。
18、推进校园基本建设,提升办学保障水平。精心做好“十三五”期间的校园基本建设规划。加强在建学生公寓工程管理,推进体育馆、田径场工程、特教大楼、综合实验楼等工程建设。统筹资源盘活利用,进一步规划和推进徐汇校区管理建设。探索提高资产设备使用率新途径,加快并规范设备和物资的采购,推进实验室管理、房屋与资产管理的体制和机制改革。探索实施有偿使用各类资源办法(包括能源);加强对各楼宇建筑用电、用水数据采集与分析监管。推进先贤语迹、滴水海湾等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提高办学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为师生员工提供便捷的财务服务。着力打造平安校园,开展治安防范意识教育,提升门禁信息管理和校园交通整治工作水平,加强徐汇校区外来车辆、外来人口管理。
七、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19、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全面落实《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把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与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有机结合起来,注重解决思想、作风、纪律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加强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工作机制,健全全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制度,进一步规范民主科学决策的议事规则和程序。全面落实领导班子调查研究、联系基层、谈心谈话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学校各类会议制度,精简会议和文件。建立健全弘扬优良作风的机制,把作风要求贯穿落实到干部选拔、考核评价、培养教育、管理监督等各方面各环节。进一步加强二级单位领导班子建设,在规划发展、责任担当、联系师生、改善结构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20、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和制度,注重在实践中培养选拔干部,做好第六轮中层干部聘任准备工作。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强化党风党纪和党史国史教育。从严监督管理干部,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认真落实“四项监督制度”,坚持和完善拟提任干部个人重大事项专项申报及审核制度,严格落实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一报告两评议”等工作。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进一步做好年轻干部挂职锻炼和跟踪培养工作,举办第六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持续深入落实师生反映强烈的“四风”突出问题整改,持续抓好干部监督管理专项整治工作和“回头看”工作。
21、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根据上级文件,研究制定学校《关于健全和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着力推动各级党组织及其主要负责人落实党建责任制。抓好二级学院(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监督检查,强化二级单位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推进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党支部建设的意见,注重对基层组织建设的分类指导。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围绕学校工作重心,抓好特色品牌项目创建,扎实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坚持从严要求,进一步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进一步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继续加大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力度。
2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明政治纪律和规矩,全面落实党委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严格执行“四书四会三报告”制度,完善主体责任体系。进一步推动纪委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全面落实纪委监督责任。建立健全责任分解、落实推进、监督检查、倒查追究等责任落实机制,制定责任追究实施办法。严格监督执纪问责,加大正风肃纪和查处腐败案件力度,坚持“一案双查”。严格执行党的各项纪律,持续深入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深化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建设,强化重点领域监管,重点加强对招生、科研经费、设备采购、基建修缮等领域监管工作。继续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强化案例警示教育。
23、进一步加强统战、老干部和群众工作。健全完善校级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制度,推进学校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的联谊交友工作。推进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支持广大统战成员聚焦学校改革发展重点、对接发展新任务深入开展调研,服务学校改革发展大局。坚持生活关心与政治引导并重,研究制定加强退休教职工党建工作的意见。认真落实高龄老干部生活待遇政策。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建设,发挥好老干部在学校改革发展和党建工作中的政治优势与积极作用。以深化民主管理为重点,加强二级学院教代会制度建设。高度重视和解决好教职工的利益诉求,成立学校教职工申诉委员会。积极推进女工组织建设,为新时期妇女工作提供更好舞台。在广大团员青年中大力开展以弘扬工程师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逐步培育文体活动新品牌,营造良好群众文体氛围。
中共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委员会
上 海 应 用 技 术 学 院
2015年3月9日
版权所有: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海泉路100号,邮编: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