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二级学科点名称: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生物化工
专业代码:0817Z3、081703
2017年5月修订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以及生物化工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
1、热爱祖国和人民,遵纪守法、诚实正直、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科学精神、奋斗精神、敬业精神、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积极为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坚实的理论基础,遵循正确的研究方向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实事求是,艰苦奋斗,谦虚谨慎,孜孜求索,理论联系实际。
3、培养成具有香料香精和生物化工专业扎实基础理论和实验知识,了解本学科及化学、生物学和化学工程、食品工程、生物工程、香料香精等相关学科领域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本学科现代实验技能、研究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具备香料香精和生物化工方面的科学研究能力。
4、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技能,熟悉香料香精和生物化工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向;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具有独立从事生物化工和香料香精开发及分析检测等本学科领域内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
5、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该语种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应用该语种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二、学制和学习年限
硕士生的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其中理论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学位论文时间应不少于1.5年。课程学习成绩有效期为5年。硕士研究生提前修完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全部课程、学分、成绩优良,并在科研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可申请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和提前毕业,但在校时间不得少于2学年。
三、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
1. 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
(1) 香精制备技术与应用
(2) 香料制备技术与应用
(3) 香料香精质量评价
2. 生物化工
(1) 天然产物功能因子的功效评价与应用
(2) 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及提取技术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规定
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必修环节三类。学位课程又分为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两类,非学位课程为专业选修课。
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制,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总学分应不少于31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4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14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研究生个人培养方案课程选择必须在导师指导下选修。
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生物化工学科硕士研究生
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表
课程
类别
| 课 程
编 号
| 课程名称
| 课时/
学分
| 开课学期
| 任课
教师
| 备注
|
1
| 2
|
学
位
课
| 公
共
课
| DG2802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2
|
| √
| 马教部
| 必修
|
DG1102004
| 通用学术英语 I
| 32/2
| √
|
| 外语学院
| 必修
|
DG1102005
| 通用学术英语 II
| 32/2
|
| √
| 外语学院
| 必修
|
DG22020010
| 多元统计分析
| 16/1
| √
|
| 理学院
| 必修
|
DG22020013
| 最优化理论及应用
| 16/1
| √
|
|
专
业
基
础
课
| DZ0802009
| 现代仪器分析
| 48/3
| √
|
| 冯涛、宋诗清
胡 静
| ≥6学分
|
DZ0802010
| 香料香精概论
| 32/2
| √
|
| 易封萍、田怀香
张婉萍
|
DZ0802001
| 高等香精工艺学
| 32/2
| √
|
| 肖作兵
|
DZ0802002
| 高级生物化学
| 32/2
| √
|
| 龚钢明、肖 瀛
|
DZ0802003
| 酶工程进展及应用
| 32/2
| √
|
| 马 霞
|
DZ0802004
| 天然产物提取与应用
| 32/2
|
| √
| 张贇彬、周小理等
|
DZ0802011
| 高等有机反应与设计
| 48/3
| √
|
| 易封萍、易维银
|
非
学
位
课
|
专
业
选
修
课
| NX0802001
| 有机化合物的波谱解析
| 32/2
| √
|
| 潘仙华、于海燕
张 健
|
≥14学分
|
NX0802002
| 风味学
| 32/2
| √
|
| 田怀香
|
NX0802003
| 纳米技术
| 32/2
|
| √
| 宋晓秋
|
NX0802023
| 香料香精安全与法规
| 32/2
| √
|
| 陈丽花、章苏宁
|
NX0802005
| 生物技术研究方法与进展
| 32/2
|
| √
| 肖瀛、李茜茜等
|
NX0802006
| 现代工业发酵调控学
| 32/2
|
| √
| 荣绍丰
|
NX0802007
| 生物分离原理和过程
| 32/2
| √
|
| 唐 文、张 健
|
NX0802008
| 香料化学
| 32/2
| √
|
| 牛云蔚
|
NX0802022
| 杂环化学
| 32/2
|
| √
| 王 伟
|
NX0802010
| 试验设计与计算机数据解析
| 32/2
|
| √
| 王一非、冯 涛
|
NX0802011
| 生物质资源及其功能因子
| 32/2
| √
|
| 周小理、张贇彬
|
NX0802012
| 分子生物学
| 32/2
|
| √
| 郑雪松
|
NX0802024
| 流变学基础及应用
| 32/2
|
| √
| 冯 涛、俞 苓
|
NX0802014
| 微生物学进展
| 32/2
|
| √
| 王一非、李茜茜等
|
NX0802026
| 科技论文阅读与写作
| 32/2
| √
|
| 冯涛、胡静等
|
NX0802016
| 毒理学原理
| 32/2
| √
|
| 唐 文
|
必修
环节
| B0802001
| 学术讲座和学术沙龙
| 2学分
|
|
|
| ≥20次
(在读期间累计)
|
B0802003
| 开题报告
| 1学分
| 第3学期
|
|
|
五、开题报告
为保证论文质量,研究生入学第三学期应进行开题报告。硕士生应首先把握学科发展前沿,围绕课题搜集有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实际调查,写好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并在硕士点导师组统一安排的开题报告会上作公开报告、答辩,经审核通过者获的必修环节对应的1学分,然后才可进入学位论文工作。
六、中期考核
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在入学后第四学期末之前进行中期考核。由学科点导师组、研究生管理人员组成的研究生中期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表现、学位课程情况、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小组本着公平、公正、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生作出评价,评定成绩,对考核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
所有学生进入第三个学期起,必须主持完成至少1次学术沙龙报告,作为中期考核的必要条件。对没有参加学术沙龙的学生,中期考核视为不合格。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硕士生基础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具体体现,是硕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
1. 基本要求
(1) 硕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做好选题工作,应在本学科或交叉学科范围内,选择具有一定的难度,且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有一定作用,在学术上有一定理论价值的课题。
(2) 从事学位论文研究的时间不少于1.5年。
(3) 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
(4) 学位论文进行过程中,硕士生应至少向导师组作一次论文中期进展汇报,
接受导师组对论文工作的阶段性检查和指导。
(5) 学位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分析严谨、计算精确、数据可靠、言简意赅、图表清晰、层次分明、格式规范,能体现硕士生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优良的学风。
(6)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具体格式参照《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的统一要求》。
(7) 硕士研究生除完成学位论文外,按照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授予学位规定发表论文或专利。
2. 论文内容
(1) 综述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国内外研究动态,需要解决的问题和
途径,提出论文的创新性。
(2) 说明采用的实验方法、试验装置和计算方法,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讨论。
(3) 对所得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看法和建议
(4) 给出所有的公式、计算程序说明、列出必要的原始数据以及所引用的文献资料。
3. 论文答辩
凡通过课程学习、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硕士生,经导师及导师组审核,认为论文符合答辩要求的,可以组织论文评审答辩,规定程序按《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执行。
八、学位授予
硕士学位的申请与授予工作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及《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位授予补充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