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点名称:生态学
专业代码:0713
2016年5月修订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的建设需要,具有系统、扎实的生态学理论基础,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技能,熟悉生态技术与工程应用的现状和发展动向,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备独立从事生态修复工程、植物抗性生理生态、生态规划与设计等工作的能力,熟悉掌握一门外语,毕业后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生态相关企业和其他单位的教学、科研、技术研发与管理工作。
二、学制和学习年限
硕士生的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其中理论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学位论文时间应不少于1.5年。课程学习成绩有效期为5年。硕士研究生提前修完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全部课程、学分、成绩优良,并在科研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可申请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和提前毕业,但在校时间不得少于2学年。
三、主要研究方向
1. 植物抗性生理生态
2. 生态景观规划设计
3. 地表水环境保护
4. 土壤改良与污染修复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规定
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必修环节三类。学位课程又分为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两类,非学位课程为专业选修课。
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制,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总学分应不少于3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5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12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研究生个人培养方案课程选择必须在导师指导下选修。
生态学硕士研究生
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表
课 程
类 别
| 课 程
编 号
| 课 程 名 称
| 课时/
学分
| 开课学期
| 任 课
教 师
| 备 注
|
1
| 2
|
学
位
课
| 公
共
课
| DG2802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2
|
| √
| 马教部
| 必修
|
DG1102004
| 通用学术英语 I
| 32/2
| √
|
| 外语学院
| 必修
|
DG1102005
| 通用学术英语 II
| 32/2
|
| √
| 外语学院
| 必修
|
专
业
基
础
课
| DZ1402001
| 生态学研究进展
| 48/3
| √
|
| 生态学院
| ≥9学分
|
DZ1402002
| 生态学研究方法与技术
| 32/2
|
| √
| 生态学院
|
DZ1402003
| 湿地生态原理与应用
| 32/2
| √
|
| 生态学院
|
DZ1402004
| 植物生理生态学
| 32/2
| √
|
| 生态学院
|
DZ1402005
| 土壤生态学
| 32/2
|
| √
| 生态学院
|
DZ1402006
| 景观生态学
| 32/2
|
| √
| 生态学院
|
DZ1402007
| 生态修复工程技术进展
| 32/2
| √
|
| 生态学院
|
DZ0702006
| 环境工程化学
| 32/2
| √
|
| 化工学院
|
DZ1402008
|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 32/2
|
| √
| 生态学院
|
DZ0902001
| 文化与创新设计
| 32/2
|
| √
| 艺术学院
|
DZ0902002
| 生态创意设计
| 32/2
| √
|
| 艺术学院
|
非
学
位
课
|
专
业
选
修
课
| NX0702003
| 环境学概论
| 32/2
| √
|
| 化工学院
|
≥12学分
|
NX1402003
| 统计学
| 32/2
| √
|
| 生态学院
|
NX1402004
| 生态毒理学
| 32/2
|
| √
| 生态学院
|
NX1402005
| 植被生态学
| 32/2
| √
|
| 生态学院
|
NX1402006
| 植物生物技术
| 32/2
| √
|
| 生态学院
|
NX1402007
| 植物种质资源及利用
| 32/2
|
| √
| 生态学院
|
NX1402008
| 遥感与GIS技术
| 32/2
| √
|
| 生态学院
|
NX1402009
| 城市生态学
| 32/2
| √
|
| 生态学院
|
NX1402010
| 景观生态工程
| 32/2
|
| √
| 生态学院
|
DZ0802009
| 现代仪器分析
| 48/3
| √
|
| 香料学院
|
NX1402012
| 环境土壤学
| 32/2
| √
|
| 生态学院
|
NX1402013
| 污染土壤修复原理与方法
| 32/2
| √
|
| 生态学院
|
NX1402014
| 环境生物学
| 32/2
| √
|
| 生态学院
|
NX1402015
| 植物生态设计学
| 48/3
| √
|
| 生态学院
|
NX1402016
| 水环境保护
| 32/2
| √
|
| 生态学院
|
NX1402017
| 生态环境修复材料
| 32/2
| √
|
| 生态学院
|
NX1402018
| 生态环境功能材料
| 32/2
| √
|
| 生态学院
|
NX1402019
| 城市空间设计及实践
| 32/2
| √
|
| 生态学院
|
NX1402011
| 专业外语
| 32/2
|
| √
| 生态学院
|
NX0702018
| 文献检索
| 32/2
| √
|
| 香料学院
|
NX0902001
| 室内外生态环境设计
| 32/2
| √
|
| 艺术学院
|
NX0902002
| 生态城市公共政策研究
| 32/2
|
| √
| 艺术学院
|
NX0902003
| 可持续生态设计
| 32/2
|
| √
| 艺术学院
|
NX0902004
| 城市景观导视系统设计
| 32/2
| √
|
| 艺术学院
|
NX0902005
| 景观技术表现
| 32/2
| √
|
| 艺术学院
|
NX0902006
| 辅助教学或大型工程实践
| 32/2
|
| √
| 艺术学院
|
NX2202001
| 数学建模
| 16/1
|
| √
| 理学院
|
必 修
环 节
| B1402001
| 学术讲座和学术沙龙
| 2学分
|
|
|
| ≥20次
(在读期间累计,且参加学术讲座次数不少于10次)
|
B1402003
| 开题报告
| 1学分
| 第3学期
|
|
|
五、开题报告
为保证论文质量,研究生入学第三学期应进行开题报告。硕士生应首先把握学科发展前沿,围绕课题搜集有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实际调查,写好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并在硕士点导师组统一安排的开题报告会上作公开报告、答辩,经审核通过者获的必修环节对应的1学分,然后才可进入学位论文工作。
六、中期考核
为保证研究生质量,在入学后第四学期末之前进行中期考核。由导师组成的研究生中期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表现、学位课程情况、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等进行考核,考核小组本着公平、公正、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生作出评价,评定成绩,对考核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
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至少需要参加院内组织的学术沙龙2次。所有学生进入第三个学期起,必须完成至少一次学术沙龙报告,作为中期考核的必要条件。没有进行学术沙龙报告的学生,中期考核视为不合格。在外单位联合培养的学生提供在合作培养单位参加学术讲座和学术沙龙的证明材料(见附表),由校外合作导师签名后,校内导师审核签名才能被认可。
七、学位论文及毕业设计
学位论文是硕士生基础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具体体现,是硕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
1. 基本要求
(1) 硕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做好选题工作,应在本学科或交叉学科范围内,
选择具有一定的难度,且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有一定作用,在学术上有一定理论价值的课题。
(2) 从事学位论文(毕业设计)研究的时间不少于1.5年。
(3) 学位论文(毕业设计)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
(4) 学位论文(毕业设计)进行过程中,硕士生应至少向导师组作一次论文中期进展汇报,接受导师组对论文(毕业设计)工作的阶段性检查和指导。
(5) 学位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分析严谨、计算精确、数据可靠、言简意赅、图表清晰、层次分明、格式规范,能体现硕士生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优良的学风。
(6)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毕业设计)具体格式参照《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的统一要求》。
(7) 硕士研究生除完成学位论文(毕业设计)外,按照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授予学位规定发表论文或专利或设计实践。
2. 论文内容
(1) 综述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国内外研究动态,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途径,提出论文的创新性。
(2) 说明采用的研究方法、试验装置和计算方法,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讨论。
(3) 对所得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看法和建议。
(4) 给出所有的公式、计算说明、列出必要的原始数据及所引用的文献资料。
3. 论文(及毕业设计)答辩
凡通过课程学习、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硕士生,经导师及导师组审核,认为论文(及毕业设计)符合答辩要求的,可以组织论文(毕业设计)评审答辩,规定程序按《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执行。
八、学位授予
硕士学位的申请与授予工作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及《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学位授予补充规定》执行。
附表(见下页)
表1 参加合作单位组织的学术讲座信息表
姓名: 学号: 联系电话:
学术讲座题目
|
|
报告人
|
|
时间
|
|
地点
|
|
报告的主要内容
(不少于100字,不够可加页)
|
|
校外导师签名
|
|
校内导师签名
|
|
二级学院意见
|
|
表2 参加其他校外学术讲座信息表
姓名: 学号: 联系电话:
学术讲座题目
|
|
报告人
|
|
时间
|
|
地点
|
|
报告的主要内容
(不少于100字,不够可加页)并提供盖章的学术讲座会议通知或其他参会证明
|
|
校内导师签名
|
|
二级学院意见
|
|
表3 参加合作单位组织的学术沙龙等学术交流活动信息表
姓名: 学号: 联系电话:
学生报告题目
|
|
主持人
|
|
组织机构或会议名称
|
|
时间
|
|
地点
|
|
报告的主要内容
(不少于100字,不够可加页)
|
|
校外导师签名
|
|
校内导师签名
|
|
二级学院意见
|
|
表4 参加其他校外的学术沙龙等学术交流活动信息表
姓名: 学号: 联系电话:
学生报告题目
|
|
主持人
|
|
组织机构或会议名称
|
|
时间
|
|
地点
|
|
报告的主要内容
(不少于100字,不够可加页)并提供盖章的学术会议通知或其他参会证明
|
|
校内导师签名
|
|
二级学院意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