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内容搜索

标题
分类
发布时间
发布单位

关于上报深化创新创业创意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报告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报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教高厅函〔201559号)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报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的通知》(沪教委高〔201549号)的精神,我校高度重视深化创新创业创意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加强了组织领导,在总结现有“三创”教育基础及经验的前提下,紧扣创新创业创意教育改革主题,明确了改革目标并落实到相关责任部门,形成了《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深化创新创业创意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任务分工表》。该报告已在校长办公会上得到批准,并在本校网站发布。

现将“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深化创新创业创意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上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备案审核。

特此报告。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20151019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深化创新创业创意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报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教高厅函〔201559号)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报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的通知》(沪教委高〔201549号)的精神,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学校的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定位,特制定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深化创新创业创意(简称“三创”)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一、现有基础

1.创新人才培养机制。2009年成立了工程创新学院,作为创新教育试验田,引领“三创”活动。以“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为改革突破口,开展工程教育模式改革试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创新能力。2014年成立了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创意教育中心”,下设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创意教育、学科型社团、学科技能竞赛等分中心,组建了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创意教育专家委员会”。制定了《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创意教育实施工作管理办法》(沪应院【201469号)。将“三创”教育纳入了课程和学分体系,修订了学生第二课堂学分实施细则,规定了“三创”学分认定范围以及课程替代办法。连续五年举办“三创教育成果展示会”,对新生开展感受和体验型“三创”教育。设立专项工作经费,支持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和创新训练项目,举办双月“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论坛”。设立奖励资金,对“三创”活动做出贡献和获得业绩的师生进行奖励。制定政策,支持教师吸收大学生参加科技研发和产学研项目。

2.完善“三创”课程体系。把“三创”教育课程纳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加大课程建设力度,现已开设了《创业学》、《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创新创业领导力》、《企业伦理学》、《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等课程。构筑“三创”教育第二课堂体系,将“三创”融入学校工程师文化培养,以“才聚语海”天天讲为平台,邀请产业界专家、企业管理专家、创业成功人士、知名校友等为学生开设创新创业讲座报告。

3.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以创新创业创意能力培养为核心,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重组教学平台,开展了“带着想法来,获得成果走”的项目导向学习方法、“实验驱动型”课程教学、基于CDIO理念的实践教学、面向工程对象的项目教学方法等多项教学方法改革。

4.建设“三创”教育基地。依托自行建设、校企合作共建等方式,建成了较为完备先进的实践教学基地,包括国家级和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和企业实践教学基地。大力组建学科型社团,满足学生个性化培养和发展需求,建设了清洁能源小车、家庭服务机器人、工业自动化控制、智能日化设备、3D打印制造等24个学科型社团。建成了13个校企联合培养工作室和19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

5.开展学科技能竞赛。实施“以赛代训、以赛促学”教学改革,例如:已举办五届“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商业计划大赛”,2015年开展了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内选拔赛暨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首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创意大赛等。积极承办各类学科技能竞赛和“三创”教育专项活动,如“西门子杯”全国大学生挑战赛华东区赛和全国总决赛、2015年度全国KAB大学生创业俱乐部暑期训练营、“学创杯”2015年度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赛上海赛区比赛等。

6.深化校企合作内涵。聘任企业科技与管理专家作为学校“三创”教育兼职教师, 建立校外“三创”指导教师专家库。2014年开设了100余门企业专家授课的课程。与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联合开发课程和实验项目。与企业联合举办冠名科技竞赛,例如与西门子(中国驱动)共同举办大学生电子竞赛,与威尔凯(上海)电气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威尔凯电气”杯中国服务机器人大赛等。

7.完善创业指导服务。发展社会资源,建设“三创”基地。开展了与杨浦科技创业中心、青浦科技创业中心、奉贤科技创业中心、上海大学生创业训练营、奉贤区光明村科技创业孵化基地、金山区枫泾镇创业孵化园区等的合作,创业项目与奉贤区光明村科技创业孵化基地合作,“三创”团队入驻金山区科创小镇。开设了“创业大讲堂”,举办“大学生创业周”和“寻找创客”活动,开展“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和创业实践计划”。

二、改革实施方案

(一)成立“三创”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和学生工作的副校长同时担任副组长,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宣传部、科研处、人事处、财务处、资产处等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统筹全校“三创”教育改革和实施,形成合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教务处处长和团委书记分别兼任正副秘书长。(责任部门:党办、校办)

(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教学质量保障

    1.加大教师激励。将“三创”教育作为教师教学激励计划的内容,激励教师积极投入“三创”教育活动,健全管理与实施细则。将指导学生“三创”活动列入教师岗位职责,并在学术能力认定、职务聘任与考核奖励中加以体现。完善二级学院教学考核指标体系,加大“三创”教育考核力度。鼓励教师在科技研发、成果产业化和创业等活动中吸引学生参与。(责任部门:人事处、教务处、科技处、财务处)

2.增强学生参与度。支持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社团,举办创新创业讲座论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制定激励学生积极投入“三创”活动的管理细则和《校园创业管理办法》。完善“三创”教育学分认定机制。把“三创”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有机衔接。设立“三创”奖学金。(责任部门:教务处、学生处、马教部、团委)

3.实施弹性学制和学籍管理制度。修订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制度,实施弹性学制,在教育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把学生参与“三创”活动的情况和业绩列入学生转专业的因素。(责任部门:教务处、学生处)

4.构建“三创”教育格局。依托专业二级学院,面向全校学生,构建并完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补充、发挥“三创”教育中心功能,构建校内教育与社会(企业)实践相互融合、社团活动与学科竞赛相互结合的“三创”教育格局。(责任部门:“三创”教育分中心所在部门、学院)

5.加强教学质量保障。将“三创”教育主要课程和活动纳入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实现“三创”教育及活动的科学化管理,对典型创业个人、团队或机构开展为期5-10年的中长期跟踪研究,建设创业教育大案例。充实教学质量报告内容,将学校和各二级学院的“三创”教育工作列入教学质量年度报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并根据上级要求对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创造条件,逐步做到把毕业生的创业率、毕业十年后的社会影响力增加为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之一和教学质量的内容。(责任部门:教务处、学生处、二级学院)

6.加大政策支持和保障。统筹安排资金,设立“三创”教育专项经费。积极争取市教委专项资金立项支持和社会组织、公益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支持“三创”教育。(责任部门:教务处、财务处、团委、二级学院)

    (三)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

1.将“三创”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修订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强化“三创”教育要求。通过通专结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兼顾不同发展层次和发展阶段,把“三创”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的全过程,全方位、多维度地培养学生的“三创”精神、提高“三创”能力。以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贯通培养试点专业等为重点突破。(责任部门:教务处、二级学院)

2系)不断关高高校建设“嵌入式”专业课程,挖掘各专业课程的程,实2.优化课程设置。建设“三创”教育通识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开发“广谱式”基础课程,建设“嵌入式”专业课程和“拓展式”技能课程。挖掘各专业课程中的“三创”资源,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三创”教育。两年内建设30门有学校特色的“应用·前沿”教授研讨课,新开50门优质通识教育课程,建设100门校企合作课程和100项校企合作实验项目。(责任部门:教务处、二级学院)

    (四)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1.改进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为目标,进一步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推广“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成效,扩大CDIO、基于项目和真实案例的教学,扩大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增加小班化教学覆盖面,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责任部门:教务处、二级学院)

2.改革学生学业考核方法。推进“课程过程化考核”试点,更加充分发挥教学过程在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两年内达到500门。学业考核中更加注重考学生运用知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考核,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责任部门:教务处、二级学院)

3.充分运用“互联网+教育”技术,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建设一批资源共享的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责任部门:教务处、二级学院)

(五) 加强“三创”教师队伍建设

1.建设专兼结合的“三创”教育教师队伍。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创业成功人士、风险投资人等各行业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指导教师。制定专兼职教师管理规范,建立聘任、考核和奖励淘汰制度。(责任部门:教务处、人事处、团委、二级学院)

2.提升教师“三创”教学能力。加大教师培训,两年内教师校内培训覆盖率达70%,新进青年100%全覆盖。将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作为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和产学研践习的重要内容。培养20名具有教育部高教司高级研究班证书或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创业导师证书的“三创”专职导师。两年内成立50个“三创”教育团队,参与指导学生的教师达到总人数45%以上。(责任部门:人事处、务处、学生处)

3.发挥好校外专家的作用。 建立校外“三创”指导教师专家库,聘请企业科技与管理专家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创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担任“三创”教育兼职教师。邀请企业专家、创业成功人士、知名校友等为学生开设“三创”讲座报告。(责任部门:教务处、团委、二级学院)

(六)加强“三创”教育平台建设,拓展学生实训途径

1.借助社会力量,建设“三创”教育平台。建设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创业示范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等“三创”教育实践实训平台;加大对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三创”工作室和创业实训中心的建设力度;与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30个校企合作联合示范人才培养工作室。促进各“三创”教育平台的有效运转,提高运行效果。(责任部门:教务处、团委、二级学院)

2.继续推进“以赛代训”、“以赛促学”。两年内学科型社团建设数量达到50个,每年支持大学生“三创”项目300项,不断提高项目层次和质量。继续参加(或承办、举办)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三创”教育专项活动如:全国大学生挑战赛、全国KAB大学生创业俱乐部暑期训练营、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以及校级“商业计划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创意大赛”等,不断提高参赛人数及竞赛成绩。每年资助学科技能竞赛100项(鼓励企业冠名),实现“院院有赛事、人人都参与”。(责任部门:教务处、团委、二级学院)

附件1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任务分工表

附件2:《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创意教育实施工作管理办法》(沪应院教〔2014〕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