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中央、市委、市教卫工作党委和市教委一系列决策部署,认真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对接上海“四个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改革创新、依法治校,注重内涵发展,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学校“十三五”规划,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加快推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1.认真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开展体系式学习、广泛开展融合式讨论、生动开展案例式教学、深入抓好项目式研究、系统抓好针对性解读,准确把握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按照中央、市委、市教卫工作党委部署,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筹备召开全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出台学校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及方案,全面抓好操作性指导,切实保障会议精神能够落地生根。
2.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强化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制定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党委主体责任,明确责任分工,构建意识形态工作齐抓共管机制。严格执行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推进二级中心组学习常态化、规范化建设,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学习研究宣传;继续组织学习宣传好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做好党的十九大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主题教育活动,为大会的召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抓好精神的宣传贯彻工作。大力支持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做好重大政策的权威解读、重要活动的深度报道、重点舆情的及时回应,凝聚师生齐心协力推进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思想共识。讲好“上应故事”,总结凝练学校转型发展的成效和经验,提升学校的社会辐射力和美誉度。凝聚确定我校“厚德精技砥砺知行”的大学文化内核,大力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探索文明校园创建新载体,大力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3.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依据学校发展、部门班子建设需要,按照人岗匹配的要求,做好干部届中调整,推进干部能上能下,促进干部干事创业,勇于担当。以“干部讲坛”强化干部的日常培训,分层分类办好各类干部培训班,定期开展规范化系列化专题化的干部沙龙。适应学校快速发展需要,加强后备干部的培训培养,举办后备干部培训班。探索建立中层干部任期目标考核。强化干部日常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日常提醒和谈心谈话制度,推动干部专项整治工作常态化,出台关于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的制度。
4.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建立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机制,强化党员思想建设。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建立长效机制,突出党员践行“合格”标准的实效。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指导基层党组织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抓实 “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年度民主(组织)生活会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提高组织生活质量。继续推进“一总支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的创建,积极探索“党建+”、“党建带”、“党建联”等模式,着力打造以党建阵地(平台)建设为核心,以品牌和特色立项为支撑的党建工作体系。注重从优秀年轻教学科研骨干中选任党支部书记,定期开展党组织书记沙龙,举办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制定评价二级单位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的指标体系。认真做好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继续加大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力度。
5.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内监督工作责任制。全面贯彻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认真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牢牢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严格执行“四书四会三报告”制度,建立健全二级单位责任分解和跟踪督查机制;探索“三转”后加强监督的组织机制和方式方法,坚持和完善财务、审计、监察三方联席会议制度,强化源头防范;探索大数据下的风险监督机制的建设,将风险防控制度、风险评估与内控制度的有效结合;着力抓好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继续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学校“实施办法”的执行。进一步加大查信办案工作的力度,研究如何在实践中运用好“四种形态”尤其是第一种形态的实施办法,完善查信办案工作机制和规范。推进廉洁文化建设。探索建立党内监督体系。做实干部“一岗双责”,严格执行问责条例,加大问责力度。
6.加强统战、老干部和群团工作。加强民主党派组织建设,切实发挥他们的作用。加强统战团体建设,做好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的换届。加强党外人士培训和培养。着力加强学校学院统战工作。推进校领导与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制度的实施。坚持生活关心与政治引导并重,发挥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与学习活动的引导作用。积极支持做好老同志关心下一代工作。贯彻和落实中央和市委群团改革精神,发挥好教代会制度在学校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二级单位教代会制度建设和二级单位院务公开工作以及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工作。加大对教职工身心健康的关心关爱力度,创新群众性文体活动载体,不断提高教职工的精神文化素养。加强职工职业道德素质工程建设,发扬劳模工作室示范引领的辐射作用。立足第二课堂,强化共青团组织及其指导下的各类学生组织的建设。立足多元需求,搭建服务平台,促进女教工成长成才。
7.切实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加强主动建设,做好校园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强化校内外各部门的协同和合作,提升安全稳定管理能力和处置能力。构建常态化机制,做好校内消防、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食品、特种设备安全等各项安全工作,保障学校安全稳定。强化校园法制宣传与安全教育、消防知识培训。强化师生日常教学和学术研究工作中的安全意识,组织对相关实验人员和新教师的培训。
二、全面落实“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学校内部治理体系
8.落实实施校院“十三五”规划及专项规划。全面实施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及专项规划,按照规划时间表落实相关工作,加强对各部门和各学院落实“十三五”规划的指导、督促和评估,保障学校事业健康发展。
9.持续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进一步推进多元主体参与决策的理事会制度。进一步完善相关委员会章程。全面梳理学校现有的规章制度,做好制度的废改立释工作,树立制度的权威意识。推动学校在重大决策、决策执行风险、财经管理、人才培养质量、队伍建设质量等方面的内控机制建设。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10.落实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修订2017年度部门考核办法,加强对学校“十三五”规划重要发展目标的考核。落实岗位责任要求。制定首聘制实施细则,强化教师入职培训制度。对接上海市人才新政,出台专技人员校外兼职和在岗离岗创业工作的实施办法。做好高层次人才和“双师双能型”人才引进。贯彻和完善适合行业专家、双师型队伍引进、培养、聘任及考核的系列制度,为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保障。
11.加强财务预算执行工作。进一步规范财务行为,加强预算管理,认真做好预算申报和执行之间的契合度分析,积极探索绩效评价机制,将经费拨款与绩效评价挂钩,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管理体系,切实提高预算执行力度,提升经费使用效率。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12.做好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组织全校各专业按照审核评估指标“五个度”的要求,高质量完成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以评估为契机,从学校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站位出发,按照“十三五”制定的发展目标,全面审视和梳理学校各项工作,为学校可持续快速发展打下扎实基础。继续做好办学特色凝练,积极培育、组织申报教学成果奖。继续完善和推进本科教学激励计划的常态化实施,着力完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与激励机制,不断提升本科教育水平。
13.加快应用型专业转型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形成破解难题的改革合力。进一步明确全校所有专业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重点加快各学院率先转型专业实施进度。组织化学工程与工艺、土木工程专业率先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推进市级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继续遴选申报1-2个市级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做好“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目录外专业的建设工作,推进中本、高本贯通教育改革试点。落实专业责任教授制度和核心课程教授制度。加强教学资源建设,丰富学生选课机会。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建设2-3门具有示范性的通识教育课程。推进数理、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等课程改革,构建凸显应用型特征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提高主动意识,深入做好招生宣传,提高生源质量,认真研究、努力适应生源结构变化、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带来的影响。
14.推进产教融合、创新协同育人模式。继续推进“双百”工程、开展校企人才培养工作室建设,推进跨学院、跨专业的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继续完善“双证融通”的培养机制,推进创新创业示范校建设,开展校企联动、问题导向、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等教学改革,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15.着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逐步扩大专业学位招生比例。组织开展增列硕士学位点的申报和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申报筹备工作。调整招生激励政策,加大校内外宣讲、暑期学校等宣传力度,提高第一志愿学生比例。鼓励硕士点相关学科领域开展博士层次(特别是工程博士)的联合培养工作。推进研究生教学督导工作,加强研究生培养规范。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优化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群建设。加强校级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完善和规范学位授予的过程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16.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多渠道、多形式提高学生海外交流、学习的规模和质量。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加快吸引各类优质国际智力资源,推动知识产权和香料香精等新的高水平办学项目落地。加强对现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管理。拓展海外合作伙伴,重点围绕行业企业技术输出,拓展“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与培训。推进留学生课程群建设计划,初步形成可接纳留学生的课程体系。
17.提升学生发展能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夯实辅导员基础工作,提升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科研、教学工作能力。以仪式教育、朋辈教育和自我教育持续推进学风建设,推进“365青年成长计划”,继续开展“校长奖”评选、学习标兵、学习型寝室、优良学风班等评选活动。调研并实施书院制改革试点。精准指导、精准帮扶,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学生资助帮困及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修订完善新版《学生手册》,努力提升学生工作科学化水平。
四、加强应用型学科和科研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实力。
18.推动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增强知识服务能力,落实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成效。加强过程监控和指导,继续实施多层次校内外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上海市香料香精及化妆品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做好香料香精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工作。推进国家半导体照明应用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轨道交通服役装备安全检测与控制工程中心建设。
19.强化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聚焦学校品牌和重点学科专业,着力推进应用型学科建设。加强学科建设的指导和督查,总结高峰高原学科建设经验和成效,持续推进化学工程与技术高原学科建设。积极推动设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在Ⅳ类高峰学科建设中的协同作用。
20.加强科研和产学研合作。修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规范和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能,提升科研管理和服务水平。完善科研管理的信息化体系。逐步建立学校“应用技术研究”成果的评价体系。加强和完善产学研工作站的工作体系。落实军工二级保密资格申请。做好各类基金申报、报奖申报和展览参展。组织各类人才计划和联盟计划申报。组织上海产学研高峰论坛、全国石墨烯青年科学家论坛等大型会议。
21.加快成果转化、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对接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设,出台符合学校实际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政策制度,打造有利于鼓励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和工作体系。发挥学校学科优势,着力加强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创新发展战略的项目,推进东方美谷研究院建设。
五、提高管理能力,强化支撑保障水平
22.继续推进智慧化校园建设。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启动“上应大校园云平台”建设,完善移动校园应用内容扩充。启动调研教学管理系统升级设计方案。加强数字化校园核心数据库备份业务系统建设。做好移动校园二期项目、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优化。开展智慧校园数据分析中心建设,建立个性化应用服务体系。改善多媒体教学设施,提高课堂服务能力。
23.完善校园基础设施。继续改善办学条件,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综合实验楼建设项目。继续稳步推进并启用特教大楼。推进奉贤校区四期项目建设。完成奉贤校区三期基建项目备案验收、财务决算。推进第三学科楼通风、废气处理系统改造工程。
24.做好公共服务和后勤保障工作。提高公共服务能级,提升校区资源使用效率。充分发挥徐汇校区的优势作用,加强建设和管理。完成学院定额用房管理工作方案设计工作。探索实验室管理新机制,完善大型仪器平台设备的使用管理。提高后勤保障的绩效,优化班车运行,做好节能工作。加强公寓精细化管理,继续推进学生宿舍空调安装工作,做好奉贤校区学生宿舍6T管理达标创建工作。做好图书资源及档案信息的利用工作。加强档案日常管理,提高档案使用效率。
中共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委员会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17年2月16日